“以前去县城买农资,连品种都说不清楚,现在不仅能准确沟通,还能和老板唠家常。”杜热镇农民巴合提别克满脸笑意地与大家分享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带来的改变。如今,在杜热镇的商铺、集市、田间地头,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像巴合提别克一样,自信地用国家通用语言表达需求、畅谈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政策,切实满足农牧民的学习需求,杜热镇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组织各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景课堂”学习活动,打破传统“教室+书本”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搬进“石榴籽”服务站、商铺、田间地头和图书室,打造沉浸式“实景课堂”。在这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不再是枯燥的单词背诵,而是一场场生动鲜活的生活实践。
在商铺里,辅导老师化身“销售导师”,带领学员模拟货架前挑选的日用品、收银台结账的全过程。“洗发水怎么说?”“这个多少钱?”此起彼伏的问答声中,学员们不仅记住了生活用品的准确读音,更掌握了日常购物的实用对话技巧。
在田间地头,农牧民手持秧苗、农具,围绕“今年玉米种子选哪个品种好”“化肥用量怎么算”等实际问题展开模拟交流,在提升农事知识的同时,让国家通用语言自然融入劳作场景。
如今,“实景课堂”不仅成为杜热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色品牌,更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下一步,杜热镇将持续深化活动成效,聚焦农牧民实际需求,开发更多贴近生活、贴近生产的实践课程,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民族团结的“黏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