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不仅惊艳于额尔齐斯大峡谷的奇峰碧水、旖旎风光,可可托海精神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多民族建设者在平均零下40摄氏度的中国寒极自力更生、热血奋战、开采矿山、研究技术,为偿还苏联外债、向“两弹一星”提供尖端原材料夜以继日的开采,由此诞生了令世人激情昂扬的奋进精神——可可托海精神。
“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涵盖着可可托海的过去,也延续着它的未来。
为国铸剑的奉献精神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是世界上已开采的最大稀有金属矿藏,这里盛产已知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其中铍资源量占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其矿种之多,储量之丰富,品味之高,开采规模之大,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为中国发展尖端原子能工业,研制“两弹一星”等大国利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可可托海精神闪耀着光芒。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专家,要求我国限期还债。在勒紧裤腰带偿还国债的艰苦年代,会战成为那个年代最清晰的印记。
接到任务后,指挥部冒雨召开誓师大会,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埋头苦干,带领广大职工、家属全力投身于为国还债的艰巨任务中。工人们身背牛皮口袋,手拿镐头和铁锨等工具,奔赴采矿点。那时,正是国家最艰难的时候,粮食供应短缺,天气极其寒冷,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矿产品会运到哪里,但他们坚信这是国家的需要,为国分忧是矿区职工最朴素的情感。
为国坚守的创新精神
半个世纪前的可可托海镇,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科技人员,他们在封闭的环境和简陋的条件下,努力钻研开采技术,把聪明才智和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可可托海精神之所以能够穿越历史,至今仍有强大的能量,是因为它与时代的脉搏始终相呼应。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来到可可托海,亲身感受时代的印记和精神的洗礼,向伟大的可可托海精神致敬!